1)第53章 叔侄之争_大明之最强皇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大太监将其展开给众人看,却看得大家都微微摇头。

  “这上面的笔迹并非先帝留下,难道是太监代笔的?”

  “先帝刚刚平定了蓝玉叛乱,疲惫不堪,让人代笔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这上面除了有先帝的玺印,什么也证明不了啊!”

  “……”

  如此这般的圣旨,只要能拿到玉玺,分分钟就能伪造出几千份。

  朱允炆如果用这来作为证据,就有点不能服众了。

  “陛下,恕臣直言,当日先帝临终时,共召见了几人,您可知晓?”朱橚突然问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入套的问题。

  历朝历代,皇帝死前,都会召见信任的臣子,欲传位的皇子。

  若是时间来得及,甚至会召来最宠爱的妃子。

  这是一种表达恩宠的行为,寻常人是得不到这种召见机会的。

  而皇帝死前召见的人,必然都有详细记载,为的就是日后出现什么争执,也好用先帝的名义来调解。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刘备临死前召见诸葛亮,他们详谈了蜀汉继位者的事。

  刘备说:如果我儿子不行,你可取而代之。

  诸葛亮答:臣不敢!臣一定尽心辅佐你的儿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帝王最后对身边人的试探,若是不能让他们满意,得不到恩宠就罢了,恐怕还会被殉葬!

  如此重要的场合,当然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记录下来。

  朱允熙也隐隐记得,当时房间里除了自己和朱元璋、刘伯温,其实屏风后也藏着人。

  可能只是简单的记事人员,也有可能还藏着能武艺高强的侍卫。

  朱橚问这件事,就是想知道,如果遗诏是真的,那么肯定就能找到人作证,朱元璋是确实没有能力完成最后的工作,让太监代笔了。

  而且被朱元璋召见的那些人,或多或少,也能得知一些关于继位者的信息!

  本来此事早就应该被验证真实性,但无奈蒋瓛的锦衣卫如同悬在文武百官头上的利刃,谁也不敢多问啊!

  现在可好,民间有了得位不正的传闻,而蒋瓛明显又与皇帝有了隔阂,正是查验的最佳时机!

  “先帝召见了哪些人,朕并不知!”

  “但朕相信,他们不会不知道先帝早已立我为皇太孙,继位者不是朕,还能是谁?”朱允炆终于硬气了一回,音量大得连殿外的守卫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恐怕也是他唯一的凭依了,皇太孙继位,很合理啊,没毛病。

  朱橚仍然没有善罢甘休,便转身面向群臣:“老夫不才,没有蒙先帝临终授命,在场诸位,当日若是有被召见的,请站出来吧!”

  看来今天朱橚是要和朱允炆对线到底了,话已经说到这份上,表明他完全就不信这遗诏是真的。

  等了大概半分钟,殿上却无一人站出来。

  情况很尴尬!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帮老臣,自然是最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