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实力暴增_大明之最强皇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达意见,朱允炆微微有些不爽,便直接点名了。

  “太傅,你觉得朕当如何回复徐王啊?”

  蒋瓛眉头一皱,心想这种国家大事,你怎么想起问我了,平日里不都偷偷有了决定才宣布么?

  想着和朱允熙关系还不错,蒋瓛也没多想,便回答道:“徐王文武双全,陛下更是天威赫赫,如能开拓海上疆土,必是千秋万世之功。”

  朱允炆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一人。

  “杨翰林,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位杨翰林,却是太有来头,若是朱允熙在此,必然也会另眼相看。

  杨士奇,吉安府泰和县人,少有聪颖之姿,游学四方。

  前日里朱允炆为表现自己尊敬列祖列宗,便决定修撰一本《太祖实录》,在翰林院里,朱允炆一眼就看重了才华横溢的杨士奇。

  由此杨士奇便成了翰林院编修,朱允炆也时常召见他,几为方孝孺第二。

  而朱允炆也确实没有看错,这杨士奇在历史上,虽建文一朝未得重用,但朱棣既明成祖即位后,便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

  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

  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回陛下,徐王以寥寥数人数船,便可使爪哇国臣服,足见其大才。如今我大明一统中原,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而北有燕王进攻北元,南又收蛮荒之地,西至吐蕃,皆乃王土,唯独这汪洋大海,还未曾蒙受天恩。”

  “如今陛下心怀大志,当遣徐王西进大洋,收服番邦,自此日月之下,皆为大明之国,实乃万世之基!”

  杨士奇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也是富有梦想和野心的年纪,所以当然对此表示赞同。

  成了,他就是一语成谶。

  即使不成,也未必有人会计较到他身上,毕竟事情的具体实施者和决策者,是朱允熙和朱允炆。

  闻言,朱允炆愈发欣喜,又询问文武百官可有人有异议。

  文武百官也都不傻,不想坏了天子的兴致,也只能纷纷表示支持。

  “好,那朕就加封徐王为西海大将军,升正二品,并即刻招募三千精兵、福船二十艘,供其调遣!相关粮草物资,户部必须加急运送到海事衙门。”

  圣旨一下,大明再次震动。

  原因很简单,大海向来是中原王朝未曾重视到的地带,哪怕是野心如朱棣,都还不曾真的将目光关注到那里。

  而徐王朱允熙不过是刚刚出海,便已经官升二品,还获得如此雄厚的资源支持,想不成为天下的话题都难。

  别的不说,但人们可以肯定的是,朱允熙已经在一众皇室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了大明有话语权的一员!

  “简直是胡闹!什么狗屁西海大将军,有这样的官职么?”

  朱棣得知此事后,不由勃然大怒,当场摔烂了手中的酒杯。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