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难题_重回一把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时间问题。

  可硬件部分对余文钢来说就成问题了。

  要知道,这一系统跟校园卡系统有所不同的是,校园卡系统是比较纯粹的计算机与网络系统,所用设备基本上是以网络服务器为主,只有部分辅助设备是刷卡机之类的电子设备。

  而这一系统则是纯正的通信系统,除了会用到网络服务器以外,还需要用到相当一部分的通信设备,比如说交换机,交互式语音应答(ivr)设备等。

  网络服务器倒容易解决,可通信设备这一块可是难住余文钢了。

  难住他的还远不止设备这一块。

  还有测试业务平台所必须的模拟环境。

  尤其是这一点相当要命。

  理论上说,江大是有属于自己的程控电话交换内网的,用来支撑江大内部的分机呼叫以及外呼,这一设备也归网络中心管理和维护,因此按道理说他可以私下找邱连荣,借用学校的程控电话交换内网来做测试。

  可问题是不可行,因为校内电话网是固定电话交换机。

  从通信原理上,不管固网和移动,都是:用户终端-接入网-交换-传输-交换-接入网-用户终端。

  可两者之间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

  区别在于:

  1、由于两张网放音定义不同,移动交换机需要支持更复杂的放音。

  2、由于接入网的不同(固定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使得交换侧处理语音的编解码格式和数据的方式不同。

  3、由于移动网中组件颇多,移动交换机对外的接口也众多,比固定交换机来更为复杂。

  4、移动网络的智能业务比固定网络复杂。

  最为关键的一点区别,在于固网交换资源对用户来说是一一对应,已经分配好了的,而移动网络在空中接口,对有限的信道资源是按需分配的,不仅要能完成话路接续和交换,还允许用户随时移动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接入网络,并且保证接入时的安全和合法性。

  这些不同导致在应用编程上会有很大不同。

  也就是说,如果用学校的程控电话内网来做测试,余文钢暂时只能实现固话彩铃,而无法实现移动彩铃。

  后世的彩铃业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是先实现移动彩铃,爆火之后才带动固话彩铃的发展!

  问题就这么来了。

  就算余文钢写好了程序,也缺少用来加载各功能模块的设备,还找不到调试和测试用的模拟环境。

  想方设法找关系去找测试环境?

  这样是有风险的。

  因为系统的技术实现并不难,若是余文钢未能把专利先申请下来,然后走漏了风声的话,那别人根据业务原理完全可以自行开发,甚至抢注专利。

  毕竟人家具备测试环境。

  这一点上,又跟专利的申报有关系。

  打个比方说,关于彩铃这一新型业务,余文钢其实是可以在国际知名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只不过论文一发布后,知识产权倒是有了,可专利却未必能申请得了啦。

  这是因为按照专利申请的规定,专利最讲究的就是新颖性和创新性,如果已有文章发表在各种期刊,就破坏了专利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专利也就未必能申请得下来了。

  也就是说,他必须得把研发成果先弄出来,申请到专利后,才能对外公开,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怎样才能解决这两大难题?

  余文钢第一时间又想到了骆俊鹏。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