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一更雪_三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地才瓶颈,谈吐生冷不近人情的稚嫩女子,怎么就成了他的心头好?这些年虽在店里出没最多,可话多心善的橘五让家里多赚了几颗灵珠?

  等父亲过几天出门,我定要去那太青门找姑母评评理去。

  门吱呀一声被她推开,看着围坐在方桌前的彪悍三人,橘四笑意嫣然。

  黄鸣在离开三江城后,来到了一个巴掌大的小镇地界,名叫离三里,打问过才晓得原来此地是大江改道前的河边小镇,改道时此地发了一场大水,原本上万人的边江小镇,死于水灾大半,逃荒之人也都去三江城谋了营生,只有念乡的一小撮人又回到了此地,才有了如今的小格局。

  进入腊月后,天就黑的特别快。黄鸣买了一身当年黄走也曾穿过的灰布棉袍款式,拢着袖子投了一家店铺,睡至二竿,在楼下点了一份面食,看了看阴沉的天,或将下雪。

  下雪更好,雪天地明,更宜赶路。

  按照黄鸣的计划,年关前要赶至十里荆坡,去参与那场每年初七的拍卖会,找机会将手里这枚灵币换成灵珠,借助灵珠突破眼中气窍瓶颈,这是当务之急。突破瓶颈后,以“吃辣岭黄鸣”的身份揣着令牌入那太青门。

  黄鸣回到二楼打坐至晌午,掏出了那本只有半幅封皮的徙倚引气集略,只是越想越觉得怪,就封皮来讲,保存的极为完好,那后面的书皮去哪了?于是黄鸣翻开最后一页,在那句抱璞解玉上才发觉了一些端倪。

  黄鸣引气入书看了最后一段的备注,上面用精细小楷注释:解得窍中玉,才见始与终,衔脉入窍玉,人事大不同。

  小楷后面还有六个字,白鹭山窦白葵。

  黄鸣又拿出了马管事给的那张堪舆图,在东北部确实标注有白鹭山遗址的字样。便有些恍然,既然宗门不在了,那就不用怕被吕稼之外的修士觊觎了,只是这本抱璞得玉的徙倚引气集略注定是无法带黄鸣走入衔脉期了。

  还好黄鸣自幼心大,也并未懊恼,依然在前往太青门之前,不打算参考其他修行吐纳之法。

  因为想参考也没有。

  用过晌午饭,又买了些许干粮,与店掌柜一并结了房钱后,黄鸣就大踏步向镇外走去。

  一路走走停停,黄鸣心思依然放在修行上,徙倚引气集略第二页上的精华都在掌气二字,针对修士常年引气至手掌开辟的快速引气法门,已被黄鸣摸了个七七八八,再用吕稼与孟驴儿的那场打斗加以佐证,确实背后有伤的吕稼在引气速度上要比孟驴儿要快上一筹,只是是否是由于吕稼的气窍比孟驴儿更加接近手掌,又或者吕稼气窍的气量或个数多于孟驴儿,就不是黄鸣拿捏得准的了。

  还是缺乏实际打斗的经验,毕竟老于当年强出自己太多,更多还是和自己闹着玩,一路走来一直这么瞎琢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