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九、好运气,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虽然谈不上什么实力和资历,但他在法统与名分上却是独占鳌头,接任总统最为名正言顺。

  由此可见,“嘉禾金简”上写着“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个人的名字,这个传闻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由这三个人的实力和名望所决定的。如果“嘉禾金简”的传闻是真的,那上面有三个候选人,究竟该由谁来接任呢?这可就不好办了。

  如果袁世凯还有一口气在,估计他会希望徐世昌来接任,因为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多年老友,而且是翰林出身,经纶满腹,从政多年,可谓是老成稳重,算得上最佳的人选;至于段祺瑞,虽说也是多年的部下,但终究是武人出身,而且政论立场和老袁多有不合;和这两人想比,黎元洪显然是落在最后面的。

  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最讲究“名分”二字,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偏偏黎元洪在这点上占尽优势,并非徐世昌与段祺瑞可以比拟的。所以说,历史的发展往往不可捉摸,有时候还真由不得人呢!

  徐世昌虽说是北洋元老,但饱读诗书并浸润了多年儒家传统的他显然是知道名分的重要性。在一阵尴尬的沉默后,素有“水晶狐狸”之称的徐世昌打破僵局,他首先声明自己不做总统,很明智的退出了这场竞争。徐世昌心里也清楚,虽然自己在北洋集团中名望甚高,但手中并无一兵一卒,要想做民国大总统,就必须仰仗那些北洋将领和地方实力派……远的不说,就现任的内阁总理段祺瑞,恐怕就不好说话呢!

  此刻的老段,脑海里也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趁势拿下、还是礼让一二?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还真是让人难以取舍呢。老段心里清楚,徐世昌虽说是北洋集团的大管家,但他并不是自己的对手,而黎元洪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要论实力,老段是完全可以登上总统之位的,但目前黎元洪是副总统而自己是内阁总理,名不正言不顺且不说,这要是强行上位,非但南方的那些护国军不答应,就是北洋内部恐怕也会有人说三道四,譬如南京的那个冯国璋,就未必会让自己如愿哪!

  徐世昌的意思,也不主张老段出任总统。虽然老段是北洋的自己人,但要考虑全局的话,他还是认为由黎元洪来接任大总统的位置比较妥当。道理很简单,黎元洪以副总统的名义接任总统之位,既名正言顺,又可以笼络南方的护国军和革命党,国家也不至于陷入分裂,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对于徐世昌的意见,段祺瑞最开始并没有表态。但他思考了好一阵之后,觉得徐相国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这老袁刚死,国家正处于纷争之中,如果再来个名分之争,非但总统做不安稳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