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章 相见不如怀念_江山争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求才令,四处挖掘、拉拢、招募名士。

  而长安城附件军械库、冶炼坊、黑炭矿、千山铁矿开采等的一些大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年关前,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吐蕃遭遇重大雪灾,因为以前被大华重创,元气大伤,内部有分裂趋势,所以派使者来到大华,西能能够缔结盟约,不再相互敌对、讨伐。

  这也暂时符合罗昭云的利益,所以认真思考,起草了一部关于大华与吐蕃签订的合约的事,平等互助,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互不讨伐,休战十年,不许相互侵入、自扰。

  二是建立通商城池,选择在吐蕃与大华边界间,双方共同出资,大华负责建造设计,吐蕃出部分劳动力,共同完成,城内贸易兽皮、粮食、海盐、兵器等等,商旅利润抽取一成做赋税,税收吐蕃与大华平分。

  三是吐蕃要为大华饲养战马,每年不低于两万匹,大华按照草原市价的八成来进行收购。

  四是大华在通商城邑中开设学堂,教授中原文字,以及四书五经,为草原传播文明和知识。

  五是通商城邑要有城主,负责管理城邑,包括建设、道路规划、宏观调控等,正城主必须是大华派往的官吏,副城主设立两人,吐蕃与大华各占一人。

  第六条、第七条……

  罗昭云把自己能想到的细节,都写入其中,看上去公平公正,吐蕃会很欣然答应,因为他们有了跟中原人学习的机会,而罗昭云目的却是用这种文化炮弹彻底同化吐蕃,然后利用为以后的统一西南,打好基础。

  试想如果在隋唐时期,能把吐蕃同化,交给吐蕃人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明智保身,中庸之道这些封建的思想,来腐蚀那些青海高原上的凶狼,温顺他们的性格,不再野蛮粗暴,不是没有文明和原始,或许数十年后,游牧部落那股四处杀伐抢夺,无规无矩的行为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退耕还林,圈地耕种,走上文艺道路,发展旅游业,把吐蕃之地早一些纳入中华版图。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