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礼单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向孙海使了个眼色,孙海忙又道:“说起来张惟贤虽然和惟功大人不对,但对皇上的孝敬忠诚之心那也是没说的,皇上大婚在明年,他父子二人已经将礼单呈进来了。”

  万历笑道:“他爷俩那点心思吾还不明白?无非是怕吾允了张元功的奏请,将惟功立为英国公的继嗣者……”

  “皇爷有这打算?”

  大明虽然在太祖年间有过内侍不准干涉政事,只备洒扫的话,但祖制到永乐年间就废除了,三宝太监郑和只是永乐年间著名太监的一员,从永乐之后,太监就是三极中的一极,如果说大明是一辆马车,在永乐的制度是武臣是一轮,文臣又是一轮,皇帝是坐车的,车夫却是天子家臣的太监。

  不论是监军,监矿,监大工,地方有巡抚,就有镇守太监,有总兵,就有监军太监,在很多时候,镇守太监才是最后决定的那个,比如南京,南京兵部尚书和守备太监,加上镇守勋臣,三位一体,这就是标准的大明三极权力机构的组成。

  现在三极之中武臣勋贵被弱化了,文官在外朝一家独大,天子更不可能限制太监的权力,否则皇权就无依无靠,很多时候,大明的阉宦为祸就象是皇帝放狗咬人,文官们闹的太不像话了,放狗咬上一批,文官消停了,天下也动荡了,皇帝就把恶狗宰上几只,也就算对天下有了交待,大家欢喜。

  这是祖宗家法,只对皇储教育,其中的深意普通的亲藩都不知道,象崇祯这种藩王,即位之后先后裁撤各地监军,重用东林,废锦衣卫和东厂,弄得自己耳目全失,任凭文官摆弄,多次丢脸,后来也只能重新任用太监,不过他的驭下能力差,太监一样欺瞒于他,最终只能完蛋。

  万历经过几年的正统的帝王心术的教育,早知其中三昧,当下也不说破这两个亲信太监必是收了人家贿赂,只是随意道:“惟功到底是吾的心腹人,吾视之与你们一般模样,若是张元功真的奏上来,吾这里当然是照准的。”

  两个太监对视一眼,他们伺候万历多了,知道小皇帝已经算是警告自己了,就是那句“当你们一样”的话,皇帝是从来不会说在外臣身上的,当下也不多说,孙海从自己靴页子里头将张府的礼单呈了上来。

  “上等赤金打造头面十幅,金如意五十支,各类金饰一百斤,五两并十两、二十两、五十两金元宝各二十个,并给皇太后礼佛用金粉一千两,金佛、菩萨、罗汉像各若干,共千两……”

  张惟贤父子的礼单写的密密麻麻,长长的写满了整张上好的宣纸,字大闪光,但最要紧的就是全部是上等赤金所制。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怕有五六千两之多,以现在的金银价对比,正好有六万两之多。

  就算以万历是皇帝的身份,看到这样一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