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一章 军伍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能有独特的文明,儒学兴盛是很重要的原因,但自唐宋之后,中国的衰弱,也是与儒学进入了太多的杂质有很大的关系。

  自宋时起,司马光总是非议朝臣,但一旦给其实职,就说朝廷以实务任之儒臣,不是尊敬儒臣之道。

  话由得他们说,不停的攻讦做事的人,瞧不起武夫,自己才是最光荣正确的一群,而叫他们做一点实事,反而就是不尊重他们。

  这样的人好歹还算是纯儒了,自宋之后,越发不堪!

  朱熹这样的人也成为一代宗师,理学成了统治学说,眼前这一群,就是理学门徒,真真是大笑话。

  不多的心学门徒中能做实事的也不多,妄谈心性,把知行合一的教诲抛开,甚至没有理学约束,心学在明末清初时发展到只顾享乐,不顾责任的地步。

  明清之季,除了寥寥无已的几个人之外,整个儒学群体都出了大毛病,这也致使明末华夏沉沦,清季就更不必提了。

  把国运推到一个学说上似乎没有道理,但如果在中国是儒学这种独尊的统治学说的话,不归咎儒学,又能如何?

  有相当的地位,就得承担相当的责任!

  面对攻讦,广场上的军人们没有说话,所有人都目光沉毅,目线所及,无非就是看着那高高搭起的校阅台。虽然现在台上空无一人,但所有人都知道,过一会之后,将会是谁站在那校阅台上。

  广场之上,旌旗飘扬。

  一万多人的方阵,横看是一条线,竖看还是一条线,一般大小的局方阵组成了司方阵,再是千总部,再是营,从任何角度看过去,所有人都象是一块豆腐被切了开来,平滑,整齐,没有丝毫的瑕疵。

  所有人都高高昂着头,眼神直视前方,每个局面前站着本局的百总,副百总,军法官,军需官,训导官,五个军官一字排开,军靴都是擦的雪亮,能照出人影,每个人的宽牛皮武装带都是杀的紧紧的,把腰身紧紧的束住,使胸膛抬的更加高了那么一些。

  整个方阵上空,那种凝重而肃杀的气息,令得在场的数万辽阳民众和近万来闹事的人群,都是屏住了呼吸,无人敢在这种时候,做仗马之鸣。

  所有人就是这样的站着,直到小半个时辰过后,众人待看到张用诚等人策马护卫着周永泰和一群幕僚也赶到广场边缘之时,整个方阵,仍然是挺立如一块岩石。

  周永泰被围在军人之中,看到如海般的旌旗方阵,如从林般密集的长矛和枪刺,心中一阵难以言喻的后悔。

  他怎知道,辽阳这里,已经掌握了如此庞大的力量?

  李成梁因为他掌握的一万多精锐骑兵,要么是直属家丁,要么是家丁出身的将领掌握的实力,因为这一两万人的精兵,他牢牢控制着辽东镇这庞大的军镇,朝廷封其伯爵,甚至给他的儿子们总兵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