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五章 处理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万,水力织布机也要有过万台,工人数字和相关从业人员要增加到三十万人左右,这样才能满足总数五六百万人的穿衣所需,更能开始向北方大量出口,往陕西,山西,宁夏,甘肃,这些西部地方经济更为落后,多是小规模的自纺自穿,布质很粗劣,讲究一点的就是买松江布,这一块市场如果没有强力物流很难大规模进入,不过这对辽阳来说问题不大,而大规模的工业纺织出来的布匹,不仅物美而且价廉,这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很多人认为自纺自织的粗布价格便宜,但其实这种方式耗时很久,算起成本来并不上算,就纯粹以价格来说,辽阳布也不会比那些土布贵多少,而质量方面就相差的天差地远,这笔帐一算,加上有实物,打开市场并不为难。

  事实上清末时英国和日本布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在没有关税壁垒和重税的情形下,这些外来的布匹把小农经济的粗布冲击的完全没有生存余地,几十年间就完全占领了中国市场,一直到一战暴发,中国的民营企业出头,十年之间中国的本土纺织业也增加上几十倍上去,所谓自纺布,自始至终都不可能是工业出产的对手。

  当然现在还谈不上冲击外地市场,光是满足本地的需求已经够孙可大头疼了,只是他心中自有一番雄心壮志,不愿事落在人后而已。

  辽阳各司,最重要的肯定是将作司,不论哪一块的发展和赵士桢等人的努力分不开。不过赵士桢的官职倒不很高,可能以他这样的家世来说,以将作为发展,就算官升三品以上也不算什么光彩的事。

  对赵士桢,各司都没有什么嫉妒和排挤的心理,不论屯田还是工商,或是海事,或是军方,任何一方都需要和将作司搞好关系,这个司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十分重要,而且赵士桢是专精于技术的技术型官员,对争权夺利没有什么兴趣,估计对此人将来还会有补偿,不过这就和孙可大没有关系了。

  他的想法就是要与海事司和屯田司竟争,象廉政,公安,民政各司,侧重点不同,与他的工商司没有太大的关系,军令司权重而低调,也没有太多的威胁,如果自己工商这一块成绩斐然,远远压过其余各司,将来中军部再给张用诚增加副手时,自己的机会自然也就大的多了。

  任磊,张思根,都是强劲的威胁,孙可大心里还是颇有紧迫感的。

  酒席进行到一多半时,唐志中等人先靠罪离开,接着就是有人来报信,昌盛厂出现工厂方和工人斗殴的大事。

  孙可大感觉十分头疼,在他坐马车过来的途中,又接到了唐志中等人临时草就的书面报告,报告草草而就,看出来是急写出来的,上面把工人闹事的原由,经过,还有工人先动手打人的详细情形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