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东巡临淄_战国之我为魏昭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天下一统的目标!”

  魏遫知道还有很长路要走。

  “大王,您如今还不到四十,怎会谈如此之言呢?”

  “试想您之先祖文侯年近八旬而终、武侯也是年过七旬,惠王更是年过八旬的高寿之君啊!”

  “就算您的先王在位时,也是五十六岁而崩,您不到四十如何说得此话呢?”

  郑同道出了历任魏国君主去世的岁数。

  “大王的先祖虽然都高寿,但是大王的母亲却并非高寿之人,而且我师祖(扁鹊)有言,寿自母来高于父焉!”

  “不然我又何必会劝大王去往东海,向我恩师寻求长寿之方呢?”

  一旁随行的小十说话了。

  “既然是神医扁鹊的话,小十姑娘又是扁鹊传人,看来定然也有其之法则了!”

  扁鹊之名,郑同又何尝不知呢。

  于是魏遫吩咐了在齐地驻守的廉颇,让其把临淄粮仓打开,然后自己亲自开始在城外组织齐地穷困百姓,对其进行布施起来。

  “乡亲们,齐地的兄妹们!”

  “这就是我们大王,我们大魏国的国君!”

  “我们国君怜悯齐地百姓这些年所受战乱之苦,所以挑选了今天这大吉的日子,亲自来对大家进行布施!”

  “大家带好碗盆之类的,现在可以排好队、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就这样……就这样!”

  待廉颇吩咐完后,这些百姓开始纷纷整齐的派起了长队。

  魏遫首先替一名年近七旬的老妇打了一盆粟。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老妇感激流涕的端着盆离开了。

  随后是一名小童,手中拿着一块缝制的布包在魏遫面前摊开了。

  于是魏遫也替其装了满满一包,小孩高兴的抱着一包粟就走了。

  随后是一名年轻男子,魏遫也随手也替其舀了一勺子黍给其。

  “为什么它们都是粟,而我的是黍?”

  “我不干,我也要粟!”

  没想到这男子反而生气了,直接把黍倒在了地上。

  “我们大王来布施,五谷本就随缘布施的!”

  “就像老天爷一样,庄稼收成不也是看时候吗?”

  “你还来挑理了?”

  郑同这时马上冲过来了,指着这男子质问。

  “我不管,我就要粟……!”

  “不给我粟,你们就是假布施!”

  这男子似乎还想闹事了。

  “你难道不知道面前是何人吗?”

  “我们大王好心亲自来给你们这些穷困布施,你们居然还敢冒犯?”

  廉颇见状也冲过来了,直接狠狠给了这男子一巴掌。

  “我看这人年纪轻轻,肯定就是不务正业,整天混吃混喝的!”

  “但凡它勤快一些,又何必来此等布施呢?”

  “这样的人就该让他去大梁挖河道去,让他体验一下什么叫劳累辛苦!”

  魏遫便示意人把他直接带去大梁了。

  随后又是一名男子,这男子接好魏遫倒的黍后,便趁魏遫几人不备,又在魏遫面前用手抓了一把黍,放到了自己口袋中。

  “你好大胆子,居然敢在大王面前偷盗?”

  这男子举动正好被不远处廉颇发现了。

  “我没有偷、我没有偷!”

  这男子不想承认。

  “你说你没偷黍?”

  “那这黍哪来的?”

  廉颇对其搜身,自然把其口袋黍全部捜出来了。

  “你这是犯了偷盗之罪,而且偷盗后,更是拒不认罪,属于罪加一等!”

  “你理应与刚才那个一起去大梁挖河道!”

  “你服不服?”

  “不服那你就等着七年牢狱之灾吧!”

  魏遫多的是方法整这种人。

  “好,我去挖河道……挖河道!”

  这男子人一下子被吓到了。

  “大王罚的好……罚的好!”

  “这样人就该这样对它!”

  “大王果然是赏罚分明之人!”

  “大王对我们百姓如此之好,看来我们齐民在魏国以后也会有福了!”

  “有福了!”

  “大家都有福了!”

  附近百姓都开始欢呼起来。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