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于谦:我很佩服太孙殿下!!!_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上西南之地尚且还未安定。”

  “若是此时北伐,如果瓦剌与我大明能决一死战,尚且还好说,以我大明赫赫军威,瓦剌必败,然而事实上瓦剌绝不可能与我大明死战,战局稍有不利,瓦剌必然迅速退去,届时草原之大,我明军想要彻底解决瓦剌便不是一日之功可行,必然旷时日久,”

  “但是大军北伐,每日所耗费的粮草便不是一笔小数目,偏偏现下大明天灾不断,即使朝廷富裕,这粮草也决计难以持久,若是瓦剌退去,我大明北伐军队,定然也不可能长久追击,粮草不济,即使战机就在眼前,也不得不放弃。”

  “如此一来,北伐不能尽全功,即使能胜,对瓦剌而言也无法伤筋动骨,但却能空耗我大明国力,现下西南还算安稳,若是日久,国力耗费,定然南北再难以兼顾,届时一但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下并非是为了反对北伐而反对,而是觉得时机不对,北伐之事,要不不打,要打便要做好长时间战斗的准备,但无论是粮草,还是军备,以我大明现下之情况,决计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我才会反对大明此时北伐。”

  朱瞻基听到于谦的话,脸上神色有些恍惚。

  不得不说有的人的才华确实是天生的。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于谦刚刚的言论几乎把大明未来的局势都给推算了出来了。

  没有自己,自家那位战争狂人爷爷虽然一生战功赫赫,但是事实上也确实如同于谦所言。

  五次北伐,虽然都是胜利结束,但是对于瓦剌也好,鞑靼也罢,每次的战果实在是有限。

  前两次还好,好歹有些战果,虽然这些战果不值一提,

  但到了后面打鞑靼阿鲁台时,明军一至,阿鲁台则立即带着人就跑,根本不与明军交战。

  明军一走,则又立即返回,每次北伐可以说都是在空耗国力。

  以至于后来,大明甚至连亲手打下来的安南之地都已经无法再兼顾,只能任其糜烂,然后被迫放弃。

  这是朱瞻基站在后来者的角度上才能看的到的结局,然而于谦却仅仅凭借着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就能推测出这般的结果。

  这才是朱瞻基最佩服的地方,这样的人才,未来只要用的好了,绝对是大明的福气,他朱家人的福气。

  于谦看到朱瞻基没说话,还以为朱瞻基并不认同自己的观点,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只是露出几分自嘲,道:“大人无需为在下的话有所介怀,就当是在下一些胡言乱语罢了。”

  朱瞻基正思考着怎么收服于谦,听到这话,倒是明白了于谦误会了自己,不过微微想了下,却并没有去解释什么,而是笑着转移了话题道:

  “不知道于谦兄弟这次来应天是所为何事?”

  听到朱瞻基没再问北伐之事,于谦也同样没再提起,闻言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