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牒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省牒昆州:今准于昆州等东爨故地设立昆州大都督府,册授太子李承乾为大都督,制授柴令武为大都督府长史,制授爨志远为昆州刺史,检校大都督府司马……”

  “中书门下”开头的格式,是开元十一年成立中书门下机构才开始的。

  尚书左司员外郎抑扬顿挫的念起敕牒。

  这一道敕牒含了册授与制授,但主要内容为制授,可以算制牒。

  其中,最让人舒心的是准许昆州大都督府赤牒,即自行任命官吏。

  赤牒是大唐特色,准许临时授官。

  当然,之后朝廷也得承认。

  没办法,骤然得那么大块地盘,朝廷没那么多官吏配给,现在可不是某个冗官冗员的朝代。

  八百护矿队与矿监们全部准许从唐兴县撤出,让柴令武麾下有可用之人,这才是喜事一件。

  “……封爨志远为益宁侯,柴令武为上轻车都尉、武功县伯,食邑七百户,其妾室李不悔视正八品。”

  吏部主爵员外郎颁布敕封。

  食邑七百户,可惜实食邑才三百户,勉强够把柴家庄新增分户与柴家新庄算进去。

  可怜的万年县,休想从柴令武头上薅一根羊毛了。

  李不悔的正八品,是视同媵来册封的;

  如果是正室,她此刻应该册郡君了。

  爨志远听得敕牒、敕封,顿时快活不已。

  除了兵权,其他的权力,至少短时间不会有大变化。

  无非是头上加个婆婆而已,多大的事?

  这世上,就没谁毫无约束的,皇帝都不例外。

  倒是长安御赐布政坊那套府邸,让爨志远更感兴趣。

  长安居,大不易,这可是真金白银呢。

  大都督府,其中大都督是太子遥领,长史就是实际话事人,司马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顶级上佐。

  爨志远这个司马主要是负责协调关系的,真正打理具体事务的,是另一个司马阿底里迷。

  阿底里迷由从八品下的县丞一跃成为从四品下的司马,跳的级数比柴令武更夸张。

  如此巨大的馅饼掉头上,哪怕是离家远一些也愿意啊!

  阿底里迷的调任,完全是李世民体恤柴令武掌控具体事务的经验不足,才特地从唐兴县抽调出来辅佐他的。

  否则,哪个敢让阿底里迷跳那么狠?

  选阿底里迷是经过一番考量的。

  阿底里迷是乌蛮人,与爨族语言、习俗大致相同,任唐兴县丞时也算尽心尽力,没有拖柴令武后腿,这样的人选为佐官是最合适的。

  这样一来,昆州大都督府就有两名司马了?

  是的,大都督府按制置司马二人,一点毛病没有。

  史贞希母子也被带出了唐兴县。

  “按朝廷令,昆州大都督府可以赤牒官吏。此次你史贞希于建大都督府有功,也不能亏待了你。之前你是吏员,故而能提的空间有限,正七品上的录事参军是不可能给你,只能安排你从九品上的录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