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四十三章_超真实RPG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肤病

  4、神经性皮炎:与精神因素有明显的关系,灾后由于烦躁、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都会使该病症状加重。主要好发于颈后、肘窝、腘窝、骶尾部。

  5、夏季皮炎:是一种由于夏季炎热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别是震后持续高温、高湿时发病会增多。

  6、荨麻疹:俗称风疙瘩,为身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疙瘩,很痒,但很快消退不留痕迹,来去如风,也会反复发作,主要与过敏有关,而灾区最容易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还是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动物皮屑、真菌等,各种感染、昆虫叮咬、冷热及日光刺激、精神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出现本病。

  7、痱子:主要和高温高湿度有关,因为出汗多汗液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破裂,汗液进入周围组织而出现小疙瘩。

  8、带状疱疹:俗称窜腰龙,为病毒感染引起,多在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9、其它:毛囊炎、疖肿、痤疮、银屑病、疥疮、斑秃、寻常疣等,则可能和精神紧张、抵抗力降低等有关。

  

  预防皮肤病

  预防

  一般由于灾后环境消毒工作落实比较到位,群发传染性皮肤病并不多见。总体来说,上述这些皮肤病并没有生命危险,但如果能加强防病知识宣传,加强防御工作和尽力改善卫生条件,则能使这些疾病降低。

  而对于灾区皮肤病的防治重点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参考吴建华教授等救灾体会):1、集体防护,住野外帐篷时,要加强喷洒驱蚊灭虫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抵抗力,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应配备足够的皮肤科专业医生和药品。2、个人防护:清理废墟时要扎紧衣袖裤口,勿坐卧草地;夜间睡眠时尽可能使用蚊帐并外涂驱蚊露,以减少蚊蠓叮咬;皮肤发生问题后要及时就诊,以免加重病情。3、心理防护:要及时做好救灾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为他们减压,避免生理和心理过度负担,可以降低精神相关性疾病的发生。4、对于最常见的瘙痒,避免搔抓,以打断瘙痒-搔抓-瘙痒加重-搔抓的恶性循环。对于各种皮肤创伤,也应尽快消毒包扎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

  请收藏:https://m.bq8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